客户每天都能收到一堆报价邮件,产品差不多、价格也差不多,谁都说自己靠谱、质量好。那为什么有的业务员客户愿意聊下去,有的却石沉大海呢?答案其实就两个字:细节。
大多数客户已经习惯了“比价格、比产品”,但他们更在乎的是:和谁合作更省心、更靠谱。而这些“靠谱感”,往往不是大话堆出来的,而是从你一封邮件、一个文件、一个小动作里体现出来的。
外贸第一步就是沟通。沟通细节做得好,客户觉得你“专业、靠谱、贴心”;沟通做得差,客户分分钟就去找别人了。
客户最怕的就是石沉大海。
错误做法:客户问了一个问题,你过两三天才回,甚至装作没看到。
正确做法:哪怕一时答不上来,也要先回一句“您好,我这边正在确认,会在明天上午前发给您完整信息。”
客户心里想的是:这个人有在认真跟进,不是甩手掌柜。
别只甩冷冰冰的数据。客户买产品,不只是买“东西”,更是买“解决方案”。
比如客户说:“你们的价格比别人贵。”
错误回答:“这是最低价了。”
更好的回答:“我理解您的关心。其实这个型号比普通型号寿命长一倍,您算下来三年比一年一换还更划算。再加上我们质保,您不用担心后续成本。”
这样一说,客户感觉到:你不是在硬推,而是在替他算账。
小小的文化细节,有时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给西班牙客户,加一句“Hola, amigo”(你好,朋友);
给阿拉伯客户,邮件开头写“Salam”;
给德国客户,语气要简洁、逻辑要清晰,别绕来绕去。
客户会想:“这个人懂我。”
别总是推销,要学会问问题。
比如:
“您这批货主要用在什么场景?”
“您客户对包装有没有特别要求?”
“您一般的采购周期多长?”
这些问题一问,客户觉得:你是想解决我的问题,而不是只顾卖货。
二、资料上的细节:客户眼里的专业度
客户往往不是自己一个人做决定,他要拿你的资料去给老板、采购部、甚至客户看。所以资料专业不专业,直接决定了客户对你公司的印象。
报价单别乱七八糟,字体、格式统一;
拼写别错,数字别写错;
图片要高清,别模糊。
客户一看资料,就能判断:这家公司专业不专业。
光给产品照片,没感觉。场景照片更能打动客户。
比如你卖灯:
仅有产品照片,客户想象不到效果;
如果再加上酒店大厅、工厂车间、办公室的安装效果图,客户马上就能想象:“哦,我买来用就是这样。”
不要一股脑丢几十个型号。客户没空慢慢看。
你可以说:
“根据您的需求,我挑了三个最合适的型号,并帮您列了对比,方便您选择。”
这比发大堆资料要高效得多,也让客户觉得你替他省心。
邮件签名、报价单、PPT最好风格统一:同一个Logo、同一套颜色、同样的排版。
客户一看,就觉得:这公司正规,有品牌意识,不是小作坊。
客户不是只买产品,他们买的是“合作体验”。谁让他更省心,他就更愿意跟谁长期合作。
客户常见的问题:
交期多久?
支持定制吗?
有无质检报告?
如果你能在第一次报价时就顺带写上,客户会觉得:你比别人更专业,考虑得更周全。
比如:
“我们的包装会加厚,确保长途运输不损坏。”
“可以根据您的仓储习惯,把产品分批打托盘,方便您入库。”
这些小细节,客户会觉得:你替我省心了。
中东客户喜欢金色、红色,不爱黑色;
欧洲客户重视环保,包装最好能写“可回收”;
日本客户非常在意准时交货,一旦延误,会很不满。
这些小细节做对了,就是加分项。
客户犹豫不下单?你可以说:
“没关系,我们先寄样品,您确认质量后再做大单。”
样品成本不高,但能降低客户的顾虑。
四、跟进上的细节:关系靠维护出来
订单往往不是一两封邮件就能拿下的,跟进是长期活。跟进做得好,客户觉得你“细心、真诚”;跟进做得差,客户会烦你。
别天天问“下单了吗?”。客户会觉得你烦。
你可以用分享代替催单:
分享行业资讯:“我看到最近欧洲市场对环保产品需求增加,可能对您有帮助。”
分享经验:“我们有客户在您所在地区做过类似项目,我觉得和您的情况很像,分享一下。”
这样客户不会反感,反而觉得你有价值。
别小看一封“圣诞快乐”邮件。客户会觉得:你不是只在要订单的时候才联系。
货发出后,别就完事。你要:
主动追踪物流,告诉客户货到哪了;
到货后问一句:“您收到了吗?包装还满意吗?”
这种关心,比再推销一堆新产品更能让客户信任你。
客户喜欢邮件就发邮件,喜欢WhatsApp就用WhatsApp。你顺着客户的习惯来,客户觉得:你懂我。
| 环节 | 客户可能的心理 | 常见错误做法 | 打动客户的小细节 |
| 沟通 | 想确认你是否靠谱、省心 | 回复慢、套话多、只报价格 | 快速回应、说话有温度、懂文化、会提问 |
| 资料 | 要给上级或团队看,重视专业感 | 报价单杂乱、错别字多、图片模糊 | 文件整齐、场景化展示、定制化、统一风格 |
| 服务 | 担心风险、想要被理解 | 等客户问、不主动 | 提前答疑、强调考虑客户、注意文化差异、寄样品 |
| 跟进 | 怕被催单,重视长期合作 | 只会发“下单了吗” | 节奏性跟进、节日问候、发货关怀、记住习惯 |
| 售后 | 想确认买得值,重视保障 | 发货后不理客户 | 主动追踪物流、到货确认、使用关怀 |
为了不让这些细节只停留在“知道”,你可以做一个执行清单,每天/每周对照打卡。
每天要做的
客户邮件24小时内必须回复,哪怕只是一句“正在确认”。
给客户的文件(报价单、规格表)检查一遍格式、数字、拼写。
记录客户沟通偏好(喜欢邮件还是WhatsApp)。
每周要做的
整理1条行业资讯或案例,分享给合适的客户。
回顾本周所有跟进记录,标记哪些客户需要节日/项目关怀。
检查是否有发货中的客户需要物流跟踪提醒。
每月要做的
对重要客户,整理一次小型报告(比如市场趋势、行业数据)。
在节日前统一准备一封问候邮件,分批群发。
这样一来,细节就变成了可执行的动作。
客户不是被产品打动,而是被你的细心、真诚和靠谱打动。
产品和价格能让客户“看你一眼”,但细节和专业度才能让客户“留下来”。客户不怕多花点钱,他怕的是“不省心”。而你要做的,就是让他觉得:跟你合作,省心,加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