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外贸圈内流传着关于“10.1新政”将至、买单出口可能被全面禁止的讨论。无论这是否会立刻成为现实,可以预见的是,国家对于外贸合规性的监管必将越来越严格。
“买单出口”作为一种长期存在的灰色操作模式,即通过其他公司的名义和单证进行出口报关,虽然在特定时期为许多中小外贸商户提供了便利,但其固有的不合规风险也日益凸显。
那么,如果买单出口真的被严查或禁止,外贸卖家应该如何应对?我们的利润又该如何保障?
一旦告别买单出口,外贸卖家必须转向正规的报关渠道。对于大多数没有自主进出口权的中小卖家而言,最主流的选择就是通过外贸综合服务企业(简称“外综服”)进行代理出口。
卖家联系外综服公司,以该公司的名义进行出口报关,并由外综服在其账户上代为办理后续的出口退税事宜。这本身是一条完全合规且高效的路径。
然而,在与外综服合作的过程中,一个关于资金处理的细节,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您的最终利润。
一种常见的操作是,卖家将从海外收到的全部货款(通常包含产品成本和利润)一次性汇入外综服公司的账户。这种看似省事的做法,却可能触发一个“隐性成本”的产生。
卖家将100%的货款(例如10万美元)打给外综服。
对于外综服而言,其账户收到的资金需要有合规的票据来对应。其中,用于报关和申请退税的产品成本部分(例如8万美元)是清晰的。但多出来的利润部分(2万美元),则缺乏真实的贸易背景支撑。
为了将这2万美元的利润返还给卖家,外综服需要一个合规的理由来支出这笔资金。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,是将其以“运费”、“服务费”等名目,支付给下游的物流或服务公司。
下游公司收到这笔款项后,需要为此开具相应金额的发票。而开具这部分发票,会产生约7%-8%的税务和手续成本。这个成本最终会转嫁到卖家身上。
仅仅因为资金处理方式上的“图方便”,就可能导致您辛苦赚来的利润凭空减少7到8个百分点。对于利润空间本就不大的外贸行业而言,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损失。
那么,如何既能确保出口退税的顺利进行,又能合法合规地保全全部利润呢?
答案是“资金分流,分类管理”。这是一种更为科学和精细化的财务处理方式。
通过市面上持有相应资质、信誉良好的第三方跨境支付平台,设立一个企业收款账户,用于统一接收海外客户的货款。
客户将全部货款汇入此第三方支付账户后,您可以清晰地将资金划分为两部分:A部分为产品成本(即需要开票退税的部分),B部分为您的销售利润。
将A部分的资金,从第三方账户转账至合作的外综服公司账户。这笔资金与您提供的采购发票、出口报关单据完全对应,确保了出口退税流程的“单证流、资金流、货物流”三流合一,完全符合监管要求。
剩下的B部分利润,则留存在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内。您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需要,随时进行合规的结算与分配。
从根本上避免了为返还利润而产生的额外开票成本,保全了100%的应得利润。
用于出口的资金流向清晰,完全匹配贸易单据,无懈可击。
企业的利润部分由自己掌握,资金周转和使用的灵活性大大提高。
外贸行业的合规化是大势所趋。面对可能到来的“买单出口禁令”,卖家不必过分焦虑。关键在于提前规划,调整您的收款与资金处理流程。
通过这种模式,我们不仅能够从容应对监管变化,走上合规经营的道路,更能牢牢守护住本就来之不易的利润。建议所有外贸人即刻审视并优化自己当前的出口和收款流程,未雨绸缪,方能行稳致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