部分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,会出台区域性税收优惠或财政返还政策(俗称“税收洼地”)。企业寻求降低税负时,需理性看待其机遇与风险。
1. 政策机遇: 在特定地区注册、经营或将特定业务(如总部经济、平台经济)落户,可能享受地方留存部分的增值税、企业所得税等税种的奖励返还(比例、门槛、兑现方式各异)。这能直接降低企业综合税负。
2. 核心风险点:
* 政策稳定性风险: 地方财政压力增大或国家清理规范,可能导致政策缩紧或取消,返还无法持续。
* “空壳”运营风险: 仅为享受返还而注册,无真实经营场所、人员和业务实质(即“注册型招商”),极易被认定为虚开、避税,面临稽查补税、罚款甚至刑事责任。
* 转移定价风险: 将利润不合理地转移至洼地企业,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,会被税务机关调整。
* 操作合规风险: 返还申请流程、核算要求复杂,操作不当可能导致返还失败或引发后续问题。
3. 国家监管趋严: 近年来,国家持续清理规范不合法、不合理的税收洼地,强调税收公平与实质经营。